泰亚赛福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知识集锦 > 射线的基本概念、种类、特性

射线的基本概念、种类、特性

2011/6/23   点击:1045

一、基本概念 

数学&几何

  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或半直线。   在几何光学中,射线是描述光线或其他电磁辐射传播的方向的一条曲线。这种射线和物理光学的波前垂直。   在大部分的简单情况,在给定的传导体内的光射线是直线。光线经过一个传导体到另一个传导体会经过符合司乃耳定律的折射或全内部反射。 

参数方程

  p = p0 + tu   其中,p0是射线的起点,u是射线的方向,t的范围是[0, 正无穷)。 

特点

  (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另一边可以无限延长。   (2)射线不可测量。 

二、射线的种类及特性

1. γ射线(伽马射线)

   波长短于0.2埃的电磁波。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产生。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长很短(0.001-0.0001nm),穿透力强,射程远,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剂量比较均匀,危险性大,必须屏蔽(几个cm的铅板或几米厚的混凝土墙)。   γ射线是原子衰变裂解时放出的射线之一。此种电磁波波长很短,穿透力很强,又携带高能量,容易造成生物体细胞内的DNA断裂进而引起细胞突变、造血功能缺失、癌症等疾病。   但是它可以杀死细胞,因此也可以作杀死癌细胞,以作医疗之用。   1900年由法国科学家P.V.维拉德(Paul Ulrich Villard)发现,将含镭的氯化钡通过阴极射线,从照片记录上看到辐射穿过0.2毫米的铅箔,拉塞福称这一贯穿力非常强的辐射为γ射线,是继α、β射线后发现的第三种原子核射线。 

2.X射线

  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间的电磁辐射。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是由x光机产生的高能电磁波。波长比γ射线长,射程略近,穿透力不及γ射线。有危险,应屏蔽(几毫米铅板)。  

3.α射线

   也称“甲种射线”。是放射性物质所放出的α粒子流。它可由多种放射性物质(如镭)发射出来。α粒子的动能可达几兆电子伏特。从α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方向,可知它们带有正电荷。由于α粒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通过物质时极易使其中的原子电离而损失能量,所以它能穿透物质的本领比β射线弱得多,容易被薄层物质所阻挡,但是它有很强的电离作用。从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的测定,确定α粒子就是氦的原子核 

4.β射线

  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空气中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的电离作用较γ射线、x射线强。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0/-1e,贯穿能力很强,电离作用弱,本来物理世界里没有左右之分的,但β射线却有左右之分。在β衰变过程当中,放射性原子核通过发射电子和中微子转变为另一种核,产物中的电子就被称为β粒子。在正β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同时释放一个正电子,在“负β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即β粒子。 

5.中子

  不带电的粒子流。辐射源为核反应堆、加速器或中子发生器,在原子核受到外来粒子的轰击时产生核反应,从原子核里释放出来。中子按能量大小分为:快中子、慢中子和热中子。中子电离密度大,常常引起大的突变。 目前辐射育种中,应用较多的是热中子和快中子。 

6.紫外光

  或者紫外线,是一种穿透力很弱的非电离辐射。核酸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后,呈激发态,使有机化合物加强活动能力,从而引起变异。可用来处理微生物和植物的花粉粒。 

7.激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光源。   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由于它方向性好,仅0.1°左右偏差,单位面积上亮度高,单色性好,能使生物细胞发生共振吸收,导致原子、分子能态激发或原子、分子离子化,从而引起生物体内部的变异。 

相关新闻

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万用表测量电压(或电流)时要选择好量程,如果用小量程去测量大电压,则会有烧表的危险;如果用大量程万用表去测量小电压,那么指针偏转太小,无法读数。万用表量程的选择应尽量使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2/3左右。如果事先不清楚被测电压的大小时,应先选择最高量程挡,然后逐渐减小到合适的量程。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泰亚赛福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泰亚赛福,转载请注明“来源:泰亚赛福官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特价促销